苏幕遮·碧云天

苏幕遮·碧云天朗读
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

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
黯乡魂,追旅思,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

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
译文

云天蓝碧,黄叶落满地,天边秋色与秋波相连,波上弥漫着翠色的寒烟。

斜阳映照下山色映入水波,芳草萋萋,绵延无际,更在斜阳之外。

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,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,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。

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。端起酒来洗涤愁肠,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。

苏幕遮·碧云天创作背景

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,其创作背景与词人当时的生活状态、心境以及时代环境紧密相连。下面将尝试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。 首先,从词人范仲淹的生平来看,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的士大夫。他一生多次出任地方官,关心民生,政绩卓著。同时,他也是一位爱国志士,对国家的安危有着深切的关注。在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至庆历三年(1043年)间,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四路宣抚使,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。这一时期,他身处西北边塞,面对紧张的军事形势,心情自然是既紧张又复杂的。 其次,从词的内容来看,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和词人的思乡之情。秋天,作为四季之末,常常带有一种萧瑟、凄凉的氛围。在这样的季节里,词人面对广袤的天地、连绵的群山、浩渺的江水,自然会触发对家乡的深深思念。同时,词人又身处边塞,远离故土,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,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也是难以言表的。 再者,从时代背景来看,当时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十分紧张,战争一触即发。作为主持防御的宣抚使,范仲淹肩负着保卫国家安全的重任。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家乡的珍贵,因此在看到秋天的景色时,内心的情感被深深地触动,化作了这首词。 此外,范仲淹在文学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。他善于以词抒发内心的情感,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。这首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就是他文学才华的充分体现。他以沉郁雄健的笔触,描绘出了一幅幅壮丽的秋景,同时又通过细腻的描写,表达出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。 在创作这首词时,范仲淹可能正处于一种既激动又忧郁的状态。他既为能为国家尽忠职守、保卫边疆而感到自豪,又为远离家乡、无法与家人团聚而感到悲伤。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,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深沉而真挚的情感。 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,它涉及到词人范仲淹的个人经历、心境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。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边塞,面对紧张的军事形势和萧瑟的秋景,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作品。它既是词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也是他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和担当的体现。同时,这首词也展示了范仲淹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,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。 然而,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,我们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当时的具体情境和词人的全部心境。但通过对词的内容、词人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的分析,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这首词的创作背景,感受到词人当时的情感状态。同时,这首词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,跨越了时空的限制,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。

范仲淹

范仲淹(989-1052年),字希文,汉族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世称“范文正公”。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,写有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。 ...

范仲淹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一丘封竹弟,万石齿金昆。收拾甲乙品,庄严可款门。

()

吏部能开衡岳云,坡仙曾借海宫春。莲峰清晓忽自献,二公何人予何人。

()

杳杳画梁巍架杏,沉沉香壁静涂椒。宫前夜祝君王寿,日上黄炉炷未消。

()

执手向城隅,送君归鲤湖。风涛危渡峡,雨雪倦登途。

遣日携书卷,消寒问酒垆。不须嗟伏枥,千里待名驹。

()

幡竿插入千岩底,鸟语飞来绝壁间。洞口行人迷处所,不知钟梵锁孱颜。

()

连山忽断禹门开,中有黄流万里来。更欲登临穷胜观,却愁咫尺会风雷。

()